《笔墨的超越》阅读理解试题
导语:
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3分)
细解:本题貌似考查引证的作用,实质上还得研究段落内部的结构。不过,该段的中心句位于段中两个层次之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这是两个分论点的共同指向。当然,从文脉上分析,也可以把这一句看作既结上又领下的过渡句,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本段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来。两个分论点分别是: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再考虑论证方法,懂得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见解的,答案就豁然开朗了。需要做的还有归纳、概括,不要照抄原文。
答案: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细解:从不仅由于来看,第④段显然是个过渡段。前三段是从笔墨的物质构成要素特别是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这个角度阐述其艺术魅力的形成,所以,确实是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从表达效果上来说,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A项错在对艺术的赞美之情,应为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之情。
答案:A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2分)
细解: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这一句既呼应了第④段,又是第⑤段的中心句。接下来分两个层次分说,第一层到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谈的是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笔墨具有了人的情感,文人将笔墨作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所以,性灵的第一个内涵应为情感、态度、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二层是说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所以,性灵的第二个内涵应为美感等审美层面的东西。不要照抄原文,还要注意提问方式。
答案:情感和美感。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细解:这里的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目的是让自己的说理更严谨。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概念游戏笔墨,但又不是使用其常见义,所以需要加以解释。意思是说,虽然我知道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但是,我还是可以从游戏笔墨这个词语中看到笔墨艺术中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选用虽然。是倒装的转折关系复句,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笔墨艺术中有一种游戏的取向。
本题的解答除了关注内容外及语句之间的关系外,还要熟悉标点符号的作用。
答案:D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
细解:从全文看,该段文字谈笔墨的超越主要是在后半部分,即第⑤段至结尾。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即⑤~⑥、⑦~⑧、⑨。根据语句之间的送迎际会,可以圈定三个中心句: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解题方法是从结构入手,把握层次,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答案: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