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孙嘉淦传阅读练习
导语: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大意是“对国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与同僚相处礼貌尊重而不自高自大;避让争权夺势之处;建功立业而不沽名钓誉;办事务求善始善终不留尾巴;语言简明删除冗词赘句;自守本分不结党营私;支出收入要清楚节俭”根据大意可推断句子的停顿。
【思路点拨】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世宗雍正皇帝刚即位,孙嘉淦上密奏给皇帝,其越级上奏的行为触怒了皇帝。后经朱轼婉转劝解,皇帝怒气消解。
B.孙嘉淦认为宋镐等人堪当大任,后在皇帝追问下,孙嘉淦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皇帝对此深为不满。
C.有流言说孙嘉淦沽名钓誉,在户部银库收银马虎。果亲王允礼亲自验问,证实孙嘉淦一丝不苟。
D.有人假托孙嘉淦名义散布攻击鄂尔泰、张廷玉甚至皇帝的言论。此事与孙嘉淦无关,孙嘉淦还是采取了“无则加勉”的态度。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解析:“越级上奏的行为触怒了皇帝”不对。皇帝“命诸臣皆得上封事”。
【思路点拨】理解文章内容,要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上召诸大臣示之,且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
(2)上命嘉淦往讯,得其冤状,十余人尽脱之。
(3)尝著书述《春秋》义,自以为不足,毁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4分)皇帝召集诸位大臣,将奏章拿给大家看,继而说道:“翰林院竟然容留这样轻狂的士子吗?”
(2)(3分)皇帝指派孙嘉淦前去审理,查明其中冤情,使十多个人全都免罪。
(3)(3分)他曾经著书阐述《春秋》的义理,自己感到立论有缺陷,就将自己的著作销毁了。
解析:(1)关注点:示(给……看)、乃(竟然)、容(容留、容忍)、句意通顺。
(2)关注点:讯(审问)、得(发现(事情))、脱(脱罪)、句意通顺。
(3)关注点:“毁之”(宾语前置句,就将自己的著作销毁了)、句意通顺。
【思路点拨】做好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下面以近期做过的试题为例来说明。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3.要做到文从句顺。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学生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译过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