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教案说课稿
导语:
2、学法
信息时代的来临,需要人们有极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具备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网络开放、交互、共享的特性,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 教学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历程,所以要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我对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是:教学环节简单化,研究选题民主化,书本知识现代化。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1、由文生惑,产生研究课题
网络教学中怎样将人本、文本、网络三者进行很好的融合,让网络发挥其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的收获,在学习过程中更充分地获得与人交流的机会。我认为网络教学的引进是对当前课堂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如果我们丢弃文本,单纯依赖网络课件,那么也将使我们的网络课堂教学引入误区。在不需要网络资源的时候利用网络,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也是我们今后网络课堂教学需研究、反思的一个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伊始,开篇进入正题,把学生带到课本面前,进入以纯读者身份面对文本的状态。此时的目的是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这虽是本课的一个知识要点,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能力解决的,不需要老师多费周折。
2、合作探究,整理、交流研究成果
这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读文章提出自己心中不明白的问题,或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相关知识的渴求。因为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被动接受也许能变得知识渊博,却无法成为智者,我们要让学生成为文本与人本交流的主动出击者。
在学生提出大量问题之后,教师要善于梳理,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向其推荐有价值的课题,如:
A 台湾四面环海,凭什么说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呢?
B 想了解一些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对待当地人民的具体事例。
C 想了解一些郑成功生平的奇闻轶事,以及与他相关的内容。
D 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为什么说郑成功是一位“永远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呢?还有哪些人也可称得上是民族英雄?
教师推荐研究课题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民主的特质,即在平等中提升高质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确立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向,避免盲目性。
接下来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按课题方向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亦可独立探究某个课题,尊重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此时,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面对如海的信息,网络教学的关键是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我设计的“郑成功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了科学配置。在网站首页,我设立了“英雄故事”“话说台湾”“影视资源”“最新资源”“读读议议”等多个界面,结构清晰,链接交互便捷。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透过信息超越文本。对于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郑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的理解,我在“读读议议”中设立了“读小故事你对郑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郑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习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这才是网络教学的核心所在。
学生可以通过论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此时教师要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课题,还要关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他课题,尤其是郑成功这一英雄的民族性。此时,个体与网络的交流,个体与团队间的交流,团队与团队间的交流,使得人机交互在网络的环境下更密切了,更富有人性了,学生的信息情感更细腻了。生疑解惑后的愉悦通过留言让更多的人分享,互动中的自主是发自内心的。同时教师在调控中注意学生的留言用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布信息时的道德素养,这也是信息素养中需注意的一个方面。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获得所需信息,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分析处理信息,运用综合的能力重组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合在一起就是研究性学习所要求学生逐步形成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