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韦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导语: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韦传
①韦,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也。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对玩琴书,萧然自乐。
②明帝即位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至宅,访以政事。仰视其堂,徐而叹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
③弟孝宽为延州总管,至州与孝宽相见。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以其华饰,心弗欲之。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④子,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宽子总复于并州战殁。一日之中,凶问俱至。家人相对悲恸,而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抚之如旧。
⑤建德中,以年老,预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其余烦杂,悉无用也。吾不能顿绝汝辈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吾常恐临终恍惚,故以此言预戒汝辈。”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卷三十一》)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访以政事________(2)吾虽不逮前烈________
(3)因疾物故________(4)可朔望一奠而己________
【答案】(1)询问、咨询;(2)比得上;(3)死亡;(4)阴历每月十五。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解析】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考生备考时应熟练掌握课本中学过的实词,做好课内实词迁移,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
1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徐而叹曰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弟孝宽为延州总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于是余有叹焉
D.以年老,预戒其子等 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解析】A“而”都是表修饰的连词。B为:担任被;C于:在因;D以:因为凭……身份。
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魏太祖)派使者前往征召他,尽管情感表达感人至深,但最终不能使韦屈服(屈身、屈就)。(太祖)因此更加敬重他,也不强迫改变他的志向。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眼语句的能力。
【解析】得分点:辟,征召;逾:(情感)表达超过寻常;屈:使……屈。“弗之夺”是宾语前置句,夺,改变(志向)。
20.第②段中的“叹”和第③段中的“笑”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晋公宇文护是当朝执政者,他的奢靡行为会危及国家,韦对此深感失望和担忧,所以用一“叹”字;孝宽是韦的弟弟,赠马和辔勒是出于亲情,韦是对弟弟善意的提醒,所以用一“笑”字。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得体。
【解析】对两个词的分析都要包括对象、行为、结果以及作者的态度。
21.韦要俭办丧事有多重原因,请联系全文加以简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慕荣华富贵(2)反对奢靡浪费(3)看淡生死(4)崇尚自然。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解析】第一段可见韦不求闻达,不慕显贵,洒脱自然;第二、三段可见他崇尚简朴;第四段可见他看淡生死。
【参考译文】
韦是韦孝宽之兄,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二十岁时,被征召为雍州中从事,因为不合心意,就称病离职。先后有十次被征召为官,均不出仕。当时太祖筹划大业,求贤若渴,听说韦保持高尚志节,不愿当官,心中非常敬佩,(魏太祖)派使者前往征召他,尽管情感表达感人至深,但最终不能使韦屈服(屈身、屈就)。(太祖)因此更加敬重他,也不强迫改变他的志向。韦的住宅,环绕着树林清泉,他对林泉而鼓琴读书,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