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明史・陈镒传阅读练习

明史・陈镒传阅读练习

opp整理 | 日期:05-28

导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对于高考文言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近年来,由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取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学,因此,在对文中涵盖信息的把握时就要充分理解材料,全面把握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成就等),事件(前因、后果、始末、经过、影响等)。尤其是对于传记中的主人公人物,一定要从文中准确把握与之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能够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③是说陈镒因功劳政绩而受奖,⑥非陈镒所为。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6.

  试题分析:准确解答分析、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2)题文对照,确定正误。(3)明确陷阱,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词语误解” 、“曲解句意”、“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张冠李戴”六大类型。其他还涉及到“误用因果”“强加关系”“以偏盖全”“夸大其辞”等等。正确理解“请命河南、湖广、陕西三司官亲至其地抚恤之。得旨允行,而当事者不以为意”,注意“得旨允行”,应理解为“请求朝廷诏令当地官吏安抚救助”。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明年”(第二年)、“所至”(所到之处,到的地方)、“便宜”(便利)各1分,大意2分。(2)“活”(让……活、使……活)、“以(之)闻”(使上级知晓这事,以此上报)、“命”(任命)各1分,大意2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镒(yì),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中进士。授官御史。迁任湖广副使,历任山东、浙江等地,都有声望。

  英宗即位那年的三月,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北方饥饿的百姓大多流亡迁徙到有粮食的地方。陈镒取道出大名看到这种情况,上疏陈述其情状,诏令免除了灾民的赋税劳役。正统元年,陈镒进言陕西有战事,百姓被繁多的供给所困,请求全部停免。诏令同意。第二年五月,(皇上)因陈镒的功劳政绩而下令奖励,并命他巡视边境。所到之处逐条上奏便利军民的事情,多有废弃或设置。所辖的六府遭受饥荒,陈镒请求朝廷开仓放粮赈济。皇上听从了辅臣的请求,实施救灾政策。陈镒请求在各边塞也全部实施救灾政策,于是塞上都有了储备。

  正统六年春,因陈镒长时间在外操劳,诏命与王翱一年更换一次。正统七年,王翱调任辽东,陈镒又出任地方长官。一年满了应当代换时,因陕地百姓请求让他留下,诏令仍任原职。当时粮仓储备丰足,有驻军的足够十年之用,没有驻军的足够百年之用。陈镒担心粮食陈腐丢弃了可惜,请求每年春夏时节,将其供给官军作为月饷,不再折算成钱钞。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正统九年春,升为右都御史,镇守如同以往。秦中发生饥荒,陈镒请求朝廷免去(蠲juān)灾民赋税的十分之四,其余部分米布都收。当时瓦剌也先逐渐强盛,派人授予罕东各卫的都督喃哥等为平章,又设置甘肃行省的名号。陈镒上报朝廷,请求严加防备。后来,诏命陈镒与靖远伯王骥巡视甘肃、宁夏、延绥的边防事务,听任他们根据情况自行处理事务。因灾害频繁,逐条上奏安抚军民的二十四件事,大多经商议后执行。

  陈镒曾害怕襄、汉一带流亡的百姓聚集起来作乱,请求诏令河南、湖广、陕西的三司官亲自到该地安抚救助他们。得圣旨允许执行,但当事人对此不在意。王文也相继极力指出主管官吏怠慢疏忽,恐怕会留下祸患。到成化年间,于是有项忠逐流民之举,人们更加思念陈镒的话。

  景泰二年,陕西遭受饥荒,军民一万多人请求“希望得到陈公而让我们活下来”。负责监察的官吏以此上报,皇上又任命他(赴陕西任职)。陈镒到此时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多年,陕地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陈镒每次回朝廷,百姓必然阻塞道路簇拥马车而哭泣。下一次到来,则欢迎的百姓数百里相连不断。他深得军民的欢心,前后巡抚陕西的人没有谁赶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