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陈书・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书・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24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孙,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节选自《陈书》)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的一项是()

  A.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B.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C.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D.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 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项是()

  A.孙通晓谋略,战功卓著。侯景围攻,他率部下全力抵抗,顺利解围;与大将史宁作战时,在兵力悬殊、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让周兵吃尽了苦头。

  B.孙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他先前跟随王琳做梁永嘉王的太傅卿、通直散骑常侍,当王琳兵败之后,他召集将士分析形势,假意归顺,保留实力,伺机而动。

  C.孙劳苦功高,深受恩宠,高宗即位后,非常信任和重用他,派他都督军事,把守重镇;后主继位后,常常亲自拜访他,并写诗称赞他的功绩。

  D.孙博学多才,被人钦慕。他自幼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后又造访讲经之处,经常和高僧谈论佛经,并时有论辩,让僧侣们心悦诚服。

7

  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5分)

  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5分)

答案:

  4.B。

  5.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6.B(从“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可见,孙认为自己已是尽力而为了,并没有假意归顺的想法)

  7.

  (1)孙假装答应(他们)来作为缓兵之计,同时暗中加紧修整作战用的装备,敌楼、城墙和守城器械等,一天之中都严密设防,北周军队(对他)非常害怕。(“伪”“潜”“一朝”“惮”各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