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祖母的季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祖母的季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13

导语:

  清明去扫墓的时候,母亲带着锡箔和纸钱,我拿着一株迎春,父亲却在臂弯里挟着祖父留下的那把二胡。祭坟以后,我看见父亲把那把紫檀木二胡放在坟头上,坟上的火光猛地黯淡了一下,随之又蹿出一群枫叶般的火苗来。

  我祖父的紫檀木二胡被点燃了。在一片寂静中,我们听见那把二胡在火苗的吞噬下发出一阵沉闷的轰鸣,似乎有什么活物在琴筒里狠狠地撞击着。“是你爹的声音吗?”母亲的声音打着颤。“不,是娘的声音。”父亲庄严地回答。

(有删改)

  当蛇皮琴筒发出清脆的开裂声时,我先看见了从琴筒里滚出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那东西渡过火堆,渡过父母亲的身边,落在我的脚下。那是我祖母的金锁。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采用了神态描写,除了表现出达观,还表现出对自己将不久于世的伤感。

  B.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走到后门去”,表现出母亲害怕被婆婆发现的紧张心理。

  C.小说多次写到雨,渲染了伤感的气氛,衬托出小说中人物悲伤的心境,也暗示了情节的发展。

  D.二胡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在祖母心中,二胡是祖父的寄托;祖父让老寿爷将二胡带回,表明他对祖母爱情的忠贞。

  E.小说靠情节取胜,作者坦陈直白地表情达意,如包粽子、金锁藏在二胡之中等情节曲折,语言明白易懂。

  (2)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祖母的季节”为题目,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4)村里人一直叫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祝福》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原因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8分)

答案:

  11.(1)(5分)【答案】A 3分, C2分,D1分。

  【解析】B项错误,因为后文是母亲告诉父亲金锁不见了。D项前部分正确,祖母珍视二胡,因为二胡是祖父让老寿爷带回的,在她心中,二胡就意味着祖父。但后一部分错误,祖父并没有对祖母有忠贞,他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表明他背叛了祖母。E小说不靠情节取胜,作者不动声色地表情达意,如包粽子、金锁藏在二胡之中等都具有象征意义。

  (2)(6 分)

  【答案】

  ①吃苦。新婚的五天,丈夫就出走了,她守着丈夫留下的老屋过日子。

  ②宽容。她守着丈夫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祖父的事,并没有责怪丈夫。

  ③忠贞。她将丈夫让人带回的二胡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她思念丈夫,有看到丈夫的幻觉,她将自己的金锁放在二胡之中,表明自己与丈夫永远在一起。

  ④愚昧。丈夫背叛了她,她却一直守在老屋里,即使丈夫死去,她仍然如此。

  ⑤能干。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包粽子。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 3 )(6 分)

  【答案】含义:一是文中写到的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主要指离开人世的秋季;一是祖母的一生。(2分)

  作用:(4分,答对两点可得4分。)

  ①组织情节,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按照季节展开,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是明线,祖母的一生遭遇是暗线。

  ②象征人物命运。祖母在春季等待,春天象征希望;祖母在秋季离开人世,秋季象征生命枯萎。

  ③暗示小说主题。祖母的季节不是很好的季节,暗含作者对祖母的同情和对祖母的怀念。

  (4)(8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

  不同。

  ①村里人一直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是因为在祖父死后,祖母并没有改嫁,一直守着祖父留下的老屋过日子。(2分)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因为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是祥林,尽管她被迫改嫁给了贺老六。(2分)

  ②村里人一直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含有对祖母的认可,(2分)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含有鲁镇人对祥林嫂再嫁的否定,根源是封建礼教摧残了人们的思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