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

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5-08

导语:

  学生轻声读四至五段,小组合作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 范仲淹仅仅是因为担心以后咽不下粗茶淡饭而不吃美味佳肴的么?

  2. 当听完范仲淹的回答后,猜想他的朋友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3. 皇上出游轰动全城,为什么唯独范仲淹不为所动? 学生回答后我稍加点拨,归纳总结。然后我扮演学生,学生扮演范仲淹分角色朗读第五段的对话。目的在于还原情境,加深理解。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已经理解这四个故事都是讲述范仲淹的勤奋好学。 第三个步骤:体验情感,突破难点 首先,我让学生齐读第六至七段,边读边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刻苦求学的?设置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其次,评价范仲淹,并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引导出作者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从而突破难点。 最后,讲解后人赞颂范仲淹的诗句。 第四个步骤;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这个步骤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读后感,说说范仲淹哪些言行最打动你。然后我以“少年强则国强”为结语,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最后饱含感情齐读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这是本课的板书设计(展示),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科学合理,一目了然。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扣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描写,让学生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会情感,读中领悟写法,读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但能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介绍了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只身苦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不出。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通过突出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学情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时常有立志而无长志的心理,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综合这一系列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相信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整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在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学习其品质。

  五、说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收集历名人胸怀天下、刻苦读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