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宋史・晏殊传阅读练习

宋史・晏殊传阅读练习

opp整理 | 日期:05-07

导语:

  第二年,皇帝召试晏殊为中书。升迁为太常寺奉礼郎。东封恩,又迁为光禄寺丞,任集贤校理。晏殊父亲去世,回临川丁忧。 皇帝夺情,晏殊不得已终止丁忧,从祀太清宫。皇帝下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晏殊母亲去世,晏殊恳求满丁忧之期,皇帝又不允许。晏殊再一次迁任太常寺丞,被擢升为左正言、直史馆,成为升王府记室参军。岁中,晏殊迁为尚书户部员外郎,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任知制诰,判集贤院。日子久了,成为翰林学士,又迁为左庶子。皇帝每次待见晏殊,向他问及政事时,晏殊都用巴掌大的小纸片以蝇头小楷书写意见。晏殊等到答奏完毕后,就连同底稿一起封好呈交皇帝。皇帝颇为看重他缜密审慎的作风。

  宋仁宗即位后,章献明肃太后根据先帝遗诏授权临朝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独自向太后上奏言事(专擅朝政),朝中众臣摄于他们的权势,无人敢非议。晏殊进言:“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帘汇报,使太后不能看到他们是谁。”此事方定。后晏殊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太后说这是太子的旧臣,恩惠不够,于是增任给事中。预修《真宗实录》时,晏殊升任礼部侍郎,又被授予枢密副使一职。晏殊上疏论张耆不可担任枢密使,忤逆太后风旨。

  由于有次去玉清昭应宫,侍从拿着板笏在他之后才赶来,晏殊怒了,用笏板撞他,把他牙齿打折了,御史大夫就此事上奏弹劾晏殊,晏殊被免官,贬谪到宣州。过了几个月,改至应天府任职。晏殊延请范仲淹收徒讲学,兴办教育。自从五代以来,天下的学校荒废,兴办教育是从晏殊开始的。不久皇帝下诏任命晏殊为御史中丞,后改为资政殿学士、兼任翰林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为三司使(宋代的财政大臣),重新成为为枢密副使,尚未任职,便改参知政事(这个相当于副宰相),加尚书左丞。太后拜谒太庙,有人奏请太后穿衮冕拜谒。太后拿这个问晏殊,晏殊用《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回答。等到太后逝世,晏殊从礼部尚书任上被罢免,主政亳州,后迁徙陈州,后来又升迁为刑部尚书。以刑部尚书为本,兼任御史中丞,又成为为三司使(主财政的大臣)。

  晏殊徙至陈州,又徙至许州,后来复任礼部、刑部尚书。祀明堂,迁户部,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掌永兴军,迁徙河南府,又迁任兵部。因为疾病,请求归京师以寻医问药。康复后,再次请求出守,皇帝特地留侍经筵,下诏每五日便探访一次晏殊住处,待遇同宰相一样。过了一年,疾病加剧,皇帝乘舆将要探访他病情。晏殊立即派人飞马上奏说:“无非是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快要好了,不足让陛下担忧。”不久病逝。皇帝虽然亲临祭奠,但皇帝因为没有探访他病情而遗憾,于是特地罢朝两天,追赠司空兼侍中,号元献,雕刻他碑首为“旧学之碑”。

  晏殊性格刚强率直,生活清廉简朴。累典州,属吏颇害怕他的急性子。善知人,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也。晏殊担任宰相兼枢密使,同时富弼为枢密副使,晏殊想要辞退他兼任的枢密使一职,皇帝下诏不许。可见晏殊被信任知遇到这种程度。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其工于诗,闲雅有情思。晚年笃学不倦。《文集》共二百四十卷,等到删除梁、陈及以后名臣著述作品,成为一百卷的《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