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阅读答案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阅读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04

导语: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答案】C

  【解析】这里只是老乡,而无志同道合之意。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答案】C

  【解析】(A项产生神秘感的原因在于赵季平对演员的态度。B无中生有D不是“一直很流行”。)

  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作者认识的变化:

  (1)从未了解,反应平淡:从未听过老腔这个剧种,老腔影响小。

  (2)刮目相看,产生神秘感:从赵季平对老腔演员的反应及再看白眉老汉的感觉,顿生神秘。

  (3)初听老腔,感到惊讶震撼。

  (4)沉迷且陷入遐想,生出相见恨晚的懊丧自责:认识到老腔的艺术魅力。

  (5)保持距离,冷静欣赏:脱离“乡党”身份,感慨老腔的历史艺术传承。

  (6)放弃距离,融入其中:凸显老腔的感染力。

  【解析】按时间顺序从文本中找到作者对老腔认识的关键词,结合文本加以解释。

  22.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写观众反应强烈,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体现老腔的魅力。

  (2)写赵季平对老腔表演者的尊重,表现老腔的魅力。

  (3)写濮存昕加入表演,尽情演绎,写出老腔的魅力。

  【解析】除对老腔正面描写之外,从观众的反应和他人的评价入手进行答题即可。

  23.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5分)

  【答案】

  (1)在情节上,老腔在后来的话剧《白鹿原》上得以演绎。

  (2)在内容上,老腔和《白鹿原》都是反映关中乡土生活的,具有必然联系。

  (3)在主旨上,二者共同反映关中的文化底蕴。

  (4)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从情节、内容、主旨、情感找到两者的相同点。

  24.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比喻。把老腔的腔调比作渭水波浪的涛声还有秋禾的啸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腔的艺术感染力。

  (2)排比。强调了老腔的艺术感,增强语势,增强感染力。

  (3)联想。老腔让作者联想各种关中的各种声音,写出老腔腔调富有变化和表现力。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进行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