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批评与欣赏阅读答案
导语: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2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克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
参考答案
1.考据学对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2.B
3.(1)用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2)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是一种反省的理解;预存美丑的标准,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4.C
5.B
6.相同点:注重自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欣赏的态度忌杂有任何城建,把自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不同点:印象派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欣赏的态度全凭直觉。作者认为内行与外行的印象得出的价值未必相同,除直觉外,还要能说出觉得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