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步》说课稿
导语: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见的小路远处景物,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中语文《散步》说课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妻子:(贤良孝顺)儿子;(活泼可爱)
(2)鲜花献给可敬的人。(分组讨论进行)
(多媒体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心里活动的句子,说说你鲜花给他(她)的理由。
五、重点研读(约6分钟)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提示: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合作,最终挖掘文章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启发,尽可能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总结: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希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最后一句话表现出作为中年人的重大责任感,他们既要好好承担老人的幸福,赡养老人,还要好好照顾孩子的生活,抚养下一代,绝不能有什么闪失,这正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六、亲情行动(约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有没有和父母发生过分歧?当时是如何做的?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应该怎么做呢?(让学生们自己发表观点)
2、出示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后应该怎样做?(图片中显示小时候父母为我们穿衣喂饭,长大后我们牵着父母的手慢慢走)
七、课堂小结(约2分钟)
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就让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让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让我们的心灵之舟在“家”这片海域里有所归依。
八、作业布置(约1分钟)
课下在笔记本里写一写你为父母分担过的事(300字)
板书设计:
总起:初春、一家四口
散原因:母亲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分歧“我”的态度:委屈儿子
母亲态度:依从孙子
步
热爱生活,尊老爱幼,承担责任。
教材依据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人教版的一篇自读课文。
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听读入境,积累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