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导语:
阅读题
1、本文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 ”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 )、山之( )、山之( ),让人们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2、文中“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3、文章写景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请各举一例。写在下边。
4、文章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的写法,那么总结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5、文中哪些句子使安静的奇峰幽谷融成了一个热闹、和谐、美妙的世界?
6、找出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7、“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8、文段重点突出,突出一个“奇”字,结合文中的内容,略作分析。
9、文章结尾渗透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其实也如此,你能谈谈此文蕴含的哲理吗?
10、作者说:“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参考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2、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3、比喻:猛浪若奔 夸张:急湍甚箭 拟人: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听: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视:棋柯上蔽,在尽量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喜爱之意,相映成趣。
7、作者的真实用意是在抒发自己因仁途坎坷而产生的抑郁不平和希望归隐的情怀。
8、要点,从五个方面表现:(1)是“竞上”“争高”的山势;(2)是清澈的泉水;(3)是鸟兽动听不绝的叫声;(4)是游人的迷醉;(5)是繁茂的树林。
9、富贵人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无烦恼;遁迹山林的人生活固然不便,但亦可自得其乐。
10、围绕“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回答即可。
三:
1、整体感悟全文,用原文回答。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文中( )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解释。(1)许 一百许里(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杂然相许( )
(2)绝 猿则百叫无绝( ) 天下独绝(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下列加线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此为一一为具言所闻
4、翻译句子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文中“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的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许:上下,左右。 答应 赞同
(2)绝:停,断,消失 隔绝 绝妙
3、D
4、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四: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叫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B.互相轩邈:比长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