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3-04

导语: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

  答案:

  (二)

  7.(2分)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答对1点给1分)

  8.(3分)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答对1点给1分)

  9.(6分)C F

  【第3段中“拉骆驼”所说的实际上否定了“我”的猜想,前后有转折关系,因此C选项错误。第⒂段虽然写到骆驼的邋遢、难看,但从天气的交代以及“我真想”“轻松的步伐”“清脆”一类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骆驼的感情没什么变化,因此F项也错误】

  10.(3分)评分标准:分析“细致”2分,分析“不柔弱”1分。

  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

  11.(4分)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答对1点给1分)

  12.(4分)评分标准:评价1分,分析3分。

  答案示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