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激励学生的“七大”最佳时机

激励学生的“七大”最佳时机

四、学生以过错有悔悟之急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况且“圣贤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可见,过失过错就如同大小疾病一样在人生中很难避免。身心尚处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是。但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意孤行,学生一旦有了过错之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往往又会表现出某种侮悟之意。这种“悔悟”是学生知过改过的开端,也是班主任进行激励的大好时机。

  班主任应审时度势,细心观察学生对过失悔悟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因势利导开展工作。当然,我们还应看到,人的错误思想、糊涂观念、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则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象掸掉衣上的灰尘那样容易。

  因此,除了要把握时机,善加引导外,还须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不能*一两次成功的激励而一劳永逸。

五、学生的某种强烈愿望未能实现时

  愿望体现了人的需要。需要是影响行为动机的决定因素。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需要表现得特别强烈,成为支配人们该时期内的主导力量。

  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极大地挫伤人们的工作热情。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某种强烈的愿望。倘若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充分的条件,这种愿望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

  这时,学生易产生焦虑、懊恼的情绪,影响活动效率。班主任应清楚地了解班上各种学生各个时期最强烈的愿望,尽可能地给他们指出解决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矛盾的途径;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愿望;帮助他们分析形势和认清自身条件,摆脱不合实际的幻想;支持他们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六、触动旧情时

  旧情具有鲜明的两重属性,它既可以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情绪,产生消极伤怨之情,也可体现为对现实的积极肯定,萌发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情感。班主任应把握学生旧情触发时的心理特征,抓住时机,巧妙地激励学生。

  有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往日的痛悔之情,使其吸取以前失误的教训,警惕重蹈覆辙;有时却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功时所体验到的那种兴奋、昂扬的心情的追忆,使其抹去岁月的尘埃,让存在于思想深层的真切的情感熔岩迸发,使激情再现;有时,可通过学生往日爱戴的师长,情同手足的老同学,以昔时深情之火引燃今日行将枯萎的心。

  现实生活中,昔日故人的话语往往听来特感友善、坦诚、真挚,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聪明的班主任在遇到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思想工作一时难以做通的情况时,常常避其锋芒,迂回前进,动员学生的老朋友来感化说服学生,这样做,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七、当班集体面临严峻挑战时

  班集体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遇到意料之外的风浪或暗礁。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位师生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同时,班集体的状况与班上成员的工作学习密切相关。

  班集体受到危害时,学生的利益也会受到威胁。优秀班主任在班组织遇./zl到困难,处于逆境时,能够正确对待;善于把握机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压力为动力,转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开展危机教育,强化大家的生存竞争意识,增强班组织的凝聚性。

  激发集体士气。班主任在带领全班同学共度难关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一次很有价值的磨练。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是客观存在的。若是能正确把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反应迟缓,优柔寡断,则会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