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敏《一棵柳杉》阅读练习及答案
17柳杉看见自己站立的地方,有一座硕大无朋的水晶。那静物太耀眼了,太华丽了,也就是说太美了。所谓的晶莹剔透,所谓的玉树琼枝,这些只在辞藻中存在的东西,它今天都算是看见了。它历经苦难,绝不能容忍苦难演变为饰物,它抵御许久,才明白那物事是它自己。泪水落下来,每一滴泪水在它已经不认识的枝上悬成钻形,那是它的叶片原初的样子。
18柳杉发出了它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嘶鸣,响声如雷暴一样,那是来自地心的雷暴,它从体内崩裂,炸开。树干轰鸣着飞起来,根部尖啸着撕碎,通直的木质和那些没有被涂改过的年轮都摊开在阳光下了,面目全非的枝条带着坚硬的冰凌四散而去,一片叮叮当当的脆响,据说那是银铃之声。
19它爱这片土地吗?也许,但现在它已经不知道了。
20它的一截断枝飞往山下的时候,看见一只雀子,正是在它的枝上做巢的雀子。它冻在一块瓷实的冰砖里面,双翼向两边张开,在逃,却到底没能逃出去。
20
21
(1)极厚极致密的漆黑中的一个针孔,像是通往别一世界的隧洞。[第12段]
(2)原来世界上还有太阳,而且还会升起。[第16段]
(3)它历经苦难,绝不能容忍苦难演变为饰物。[第17段]
22
答案:
20
(1)生长在石灰岩地带;(2)气候严寒风雨交织;(3)没有生机。(原文说明:(1)生长在“旷世荒寒”的石灰岩地带;(2)残酷的严冬,冷雨,打着响鞭抽打着一切的山风,漫山遍野的冰,枝条结了许多冰挂,树干冻在冰中,成了冰柱;(3)迟迟升起的太阳照着的浩茫、森冷的冰原没有星点儿生命的颜色。)
21
(1)把漆黑天幕上出现的星光比喻成通往另一世界的针孔和隧洞,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柳杉对另一世界的隐隐的向往(或:希望、渴望、追求)
(2)“原来”一词,表现了一种惊讶(或:意外)的语气,太阳是光明、温暖的象征,而用“还有……还会……”表达了作者(柳杉)先前对光明、温暖的近乎绝望;而写“太阳”的升起,则表达了柳杉(作者)绝望中希望又一点点燃起。
(3) 柳杉不能容忍造成苦难的冰竟被当成华美的水晶饰品,表达了作者(柳杉)对美化苦难的做法的憎恶(憎恨、鄙视)。(或答:柳杉因冰变成了冰柱、冰塔,而完全不能呼吸,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酷冷、湿重、造成它生命困境的冰,竟因为晶莹剔透被当作华美的装饰品受到赞美,这是它难以接受的。)
22
结尾运用了对比手法,写雀子和柳杉面对苦难(即寒冰)的两种态度和作为,意在告诉人们:苦难是逃避不了的,即便最终是死,也要抗争。(解说成“把柳杉比作敢于斗争的知识分子和思想者,把鸟比作被旧思想统治的广大群众”,亦可得分)
其它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