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见过长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10)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投笔从戎倒好,可惜没有班仲升的韬略。景慕张骞,景慕马援,但又无由出使西域,去马革裹尸。奈何!哙,“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才算有骨头!无怪他六出伐匈奴,卒得威震异域。
(11)我还没见过长城!但是,长城我是终于要见见的!有朝一日,我们弟兄从梦中醒了,弹一弹身上的懒惰,振一振头脑里的懵懂,预备好,整装出发,我将出马兰峪,去东北的承德,赤峰;出杀虎口,去归绥,百灵庙;从酒泉过嘉峪关,去安西、哈密、吐鲁番。也想,翻回来,再过过天下第一关,去拜拜盛京,问候问候那依旧的中国百姓!
(12)长城,登临匪遥,愿尔为祖国屏障,壮起胆来!
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七日
(选自方铭主编《现代散文精品》略有改动)
11.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没去看长城才是遗憾”,请根据(2)~(5)段文字概括“遗憾”的原因。(6分)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文章的感情脉络。(4分)
13.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请结合文章提供的信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谈谈其在当代的意义。(8分)
答案:
11.【答案要点】①在故都呆过六年,看了很多名胜,却没见过长城。②长城离北京很近。③幼年时脑海里就印上长城的伟大影子,却一直无缘见到。(6分)
12.【答案要点】惭愧(遗憾)--憧憬(赞美)--(憧憬)遗憾与自责交织--表明决心(满怀豪情)(4分,共4点, 每点1分)
13.【答案要点】①紧承上文的美好畅想,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②为下文的感情变化做铺垫,使得文势跌宕起伏。③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蕴。(6分)
14.【答案要点】(1)创作意图:①弘扬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作者曾长居故都,却没有见过长城,文章流露出深深的惭愧、遗憾和自责,而这一切都是进取心的间接体现。长城不仅是风景名胜,更是一种进取精神的象征。②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三六年,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已经屈辱生存了五个年头。作者书写作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标志的长城,字里行间满怀豪情,结尾部分深化主旨,流露出“投笔从戎”的意愿,并呼吁那些麻木懵懂的民众清醒过来,“壮起胆来”,准备为收复失地,保家卫国而奋斗。
(2)当代意义:①不能因为现在物质生活富裕了,就贪图享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每个人都有进取心,这个民族才有希望。②我国正处在向强国迈进的历史转型时期,机遇难得,挑战严峻,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努力进取。③ 我国尚未统一,和周边很多国家还存在领土争端。有些国家时刻想破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从而遏制中国的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应团结起来,理性爱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敌人望而却步。(创作意图4分,每点2分;当代意义4分,能写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