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搜神记《胡母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搜神记《胡母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穿红衣服的骑士),呼班云:“泰山府君(招收魂魄的神)召。”班惊楞,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与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

  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而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贻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潜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因致书焉。府君请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土地神)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死亡略尽。班惶惧,复诣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欣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选自干宝《搜神记》)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殷勤:热情

  B.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引:拉

  C.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如:到、往

  D.吾死不幸,见遣三年见:被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属于胡母班神奇经历的一组是()

  ①遂拜谒河伯②于长安经年而还③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

  ④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⑤岁余,儿死亡略尽⑥于是代之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母班一开始帮助泰山府君,虽然有惧怕的因素,但主要在于他愿意帮忙。

  B、胡母班苦苦请求,泰山府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此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胡母班儿子要死去的结局。

  C、胡母班和泰山府君三次见面都很惧怕,原因都一样。

  D、答应父亲的要求,并且儿子死去后,胡母班并没有责备父亲,显现了他敬重父亲的品质。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3分)

  (2)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3分)

  (3)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3分)

答案:

  9、B(改为“带着,领着”)

  10、A(②属于正常逗留,不属于神奇经历。④⑥属于父亲的经历)

  11、C(和泰山府君三次见面的原因不一样)

  12、(1)您到黄河的中央,就敲打着船呼唤奴婢,自当会有取信的人出来。(“适”1分,“扣”1分,句意1分。)

  (2)感激您老远给我送来信,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奉送给您。(“致”1分,“相”1分,句意1分。)

  (3)府君拍手大笑说:“这就是我过去对你所说的‘活人和死人属于不同的世界,不可以互相接近’的缘故啊。”(“拊掌”1分,“故”1分,句意1分。)

译文:

  胡母班,字季友,是泰山郡人。有一次他走过泰山的旁边,忽然在树林里碰上一个穿红衣的骑士,招呼胡母班说:“泰山府君(召收魂魄的神)召见你。”胡母班惊呆了,正在犹豫不决还没回答的时候,又有一个骑士出来,呼唤他。于是胡母班就跟着他们走了几十步,骑士就请胡母班暂时闭上眼睛。一会儿,他看见宫殿房屋,仪仗非常威严。胡母班就进府拜见了泰山府君,泰山府君让人给他端上饭菜,对胡母班说:“我想见您,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想请您捎封信给我女婿罢了。”胡母班问:“您女儿在哪里?”泰山府君说:“我女儿是河伯的妻子。”胡母班说:“我立即就拿信送去,不知道沿着什么路走才能到她那里?”泰山府君回答说:“您一到黄河的中央,就敲打着船呼唤奴婢,自会有取信的人出来。”胡母班就告辞了出来,刚才那骑士又让他闭上眼睛,一会儿,他忽然又来到了原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