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2、看一看,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

  (A)(B)(C)

  看看这几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二)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1)如图,你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2)每位同学的桌上也有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大家可以借助学具(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张)来进行比较。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

  (4)汇报学习情况(可能出现:重叠法、剪拼法、数格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法……)

  (5)教师评价: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比较方法。像数方格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数方格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面积的大小。

  (6)小结:看来要对物体表面进行比较,每个方格必须相等,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上统一的--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3)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4)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5)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多少平方米?

  [作业的设计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平方分米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平方米

  叫做它们的面积

  篇9:《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