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米的教学设计
(4).大米可以做成这么多的食物,你最爱吃什么呢?
生:我爱吃大米饭。
生:我爱吃粽子。
……
(要求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先说,矫健和李海平需要教师单个词语教说)
2.学习“小米”
(1)师出示小米实物,问:同学们认识这个粮食宝宝吗?很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对说得对的同学给予鼓励,这位同学热爱生活,观察仔细,老师奖励他一颗星星。
xiǎomǐ
(2)师板书:小米
师生齐读词语,再逐生读,纠正学生的发音。
(3)同学们知道小米从哪里来吗?
师出示带有谷子小米图画以及小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谷子,让学生了解小米是谷子磨出来的。
(4)那么,小米这个粮食宝宝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
生:小米粥是小米做的。
师:你爱吃小米粥吗?
生:爱吃。(鼓励学生说完整话。)
3.学习“玉米”
今天我们准备认识三个粮食宝宝,现在认识了两个,还有一个,看,是什么呢?出示玉米的实物。
生:是苞米。
师:对!苞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
yùmǐ
师板书:玉米
玉米可以做什么食物呢?
你最爱吃什么呢?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三个粮食宝宝你记住了吗?看大屏幕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每人读一遍。看黑板,没有了图画你还会读吗?指同学读。同学们真棒!读得真好!
(三)动动手,写一写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粮食宝宝,这三个粮食宝宝里有一个共同的字,大家找一找,是什么字?同学们真聪明,都能找到,是“米”字。你们想学会写“米”字吗?
2.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米字里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睁大眼睛找一找?对!米字上面的两点拿掉就是木字。下面请大家看一下米字的书写笔顺。师采用动画在大屏幕上书写米字。米字要先写上面的两个点,再写下面的木字。
3.举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米字。
4.看大屏幕老师写了三个米字,你认为哪个最漂亮?为什么?中间一个最漂亮,因为左边的那个字上边的两点写得大了,右边的那个字下边的部分写得大了。写这个字时要把它写匀称了。师巡视,及时表扬,写不好的及时纠正。
5.拿起笔在你的田字格本上写两个米字,老师要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四)演一演,练一练
下面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份礼物。你收到礼物了吗?说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同学们将图片和词语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
(五)情感教育:同学们知道粮食宝宝是谁种出来的吗?让学生说说粮食来之不易,很辛苦!
师:对,粮食宝宝是爸爸、妈妈和数不清的叔叔、阿姨这些农民种出来的。
我们以后要珍惜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剩菜,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浪费粮食。
还记得前几天我们背过的要珍惜粮食的那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再背诵《锄禾》这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吧!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篇2:二年级数学《认识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