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这节课亮点频出,高潮迭起。教学过程中的想象画面片段写作、师生唱和《渔父歌》等环节的设置,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参与度,将古诗词的美解析得淋漓尽致,而且升华了文本内涵,引起在座师生的情感共鸣。授课效果极佳,受到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教案配套课件下载地址:/xiao/93471.htm
[渔歌子 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支书的词句感受他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不徇私情、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
3、品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特色,初步懂得通过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老支书的词句感受他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不徇私情、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1、了解文章的表达特色,初步懂得通过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表达特点。
一、了解洪水的可怕
1、师:同学们,有这么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一百多人,他们非常勤劳,突然,有一个灾难降落倒这个村庄(播放录像)。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二、体会人们的心情
1、师:这时,村庄被惊醒了。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8页,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生朗读(评:很了不起,读的如此有感情)
2、师:听了他的朗读,你听出了什么?
假如用一个字去概括你会用哪个字?(指生说)
师小结:是啊,他们惊慌失措,他们到处叫喊着,到处乱窜,这样的场面我们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板:疯)
师:在你们理解中什么叫疯?生说(理解的真到位)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从课文哪些字词的背后看出人们已经疯了?课文中那里有写到人们疯了?
4、反馈
(1)师:从课文哪些字词的背后看出人们已经疯了?学生回答
(2)出示: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疯了似的折回来。
A、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人们疯了
B、师:你听(播放音乐)听完了录音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C、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慌乱的情境么?(似乎不慌乱,场面还是很有序)
5、出现“桥”
(1)师:是啊,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这跑跑,那叫叫,东面没有路,西面也没有路,洪水越来越大,就在这时北面出现一座桥(板:桥),齐读课题,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指生说
出示:一座窄窄的木桥。
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看上去?
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生:窄窄的桥,(你来读读)生读
(2)二读课题。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读课题,(齐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眼,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说)--生死桥 逃命桥 生命桥 救命桥 希望桥
三、感知老汉的形象
1、师:是啊,这是一座联系着每个村民生命的桥,这是通往希望的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人越来越多,洪水也越来越急,他们也越来越慌乱,假如就在这时他们冲上了这座瘦弱的木桥。后果会怎样?
指生说
师:是啊,同学们,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师:就在这一百多号人乱七八糟生命攸关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声音
出示:“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