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人教版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为:

1.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采用“导读法”教学。导之以读、导之以思、导之以说、导之以写、导之以疑。

3.采用实物演示法教学。实物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此外,运用讲读法、板书法等,多法并举,目的在于变阅读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为“清清楚楚一条线”。

四、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下面三种方法学习课文:

1.以课题的“借”字为线索: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的结果怎样?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从重点段入手,加强字、词、句的训练,避免面面俱到,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抓重点词语“神机妙算”设疑导读,以词绕文,串珠引线,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

五、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

复习旧课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为新课作垫铺,使教学前后衔接。

(1)请一位同学说说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2)诸葛亮为什么敢于向周瑜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之内筹得千万支箭?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中心词概括说明,并用上“因为……所以……”(板书:种机妙算)

(3)“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个词语提出什么问题?

2.导之以读

通过插问导读课文,使学生知道诸葛亮怎样神机妙算?分别体现在课文什么地方?为进一步深究因果、回答问题奠定基础,达到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目的。

生(先读):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等诸葛亮调度。

师(插问):那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在算?

生(接读):第一天……去了就知道。

师(插问):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的第一种妙法是什么?

篇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了解周瑜和鲁肃的人物性格。

2、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齐读课题。

3、质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的?借到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范读,生倾听,完成思考: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2、据此提纲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3、同学们在预习时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在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三、学习第一段

1、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暂时先停下来,看看在讲课的过程中能不能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哪个词最重要?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3、注意这一段讲谁在“妒忌”?妒忌谁?妒忌什么?

4、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挺”字的读法和语气 。

5、这句话我们能不能换个说法?

6、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对,周瑜这样做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

7、现在我们来学习下一自然段。默读并思考: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思考一个小问题:周瑜委托了诸葛亮一个什么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