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后教学反思
再次实践:
经过大家的共同评课和授课教师自己的反思,我们重新改变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4)个角,这4个角在数学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内角),而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
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也就是360°。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后会怎样呢?
(师演示,并指导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
生3: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这样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了2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谁来猜想一下其中的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沿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8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沿正方形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原来的直角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45°,两个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验证。
师:对,需要经过验证。
(分小组对三角形进行验证。看它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组织学生汇报 (测量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剪拼的同学利用投影汇报。)
生1:我们用量角器对3个角进行了测量,再分别把3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了内角和为360°。
生2:我们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用量角器测量,把两个锐角相加是90°,再加上直角的度数,这样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3: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直角,再把另一个直角拿来拼在一起,这样组成了平角,证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篇16:《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在学完了三角形的分类之后,我布置学生做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每类大小不等的图形各三个,我特别强调了大小不等,目的之一是巩固所学的各种三角形的特点,目的之二是在第三课时用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
活动一是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量一量。本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积极地进行操作、测量、计算,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思考、分析。学生们根据我的.要求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各取一个量一量三个内角的和,在量的过程中,由于误差,有的学生可能算出内角和在180°左右,这时教师要相机诱导: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是正常的,因为同学们画的角不够标准,量角器的不同,还有本身测量的原因都可能导致误差。
活动二是拼一拼进一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将三个角剪下来,再将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为避免拼摆时找不到角,提前让孩子在三角形上标出 ∠1、∠2、∠3。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开展探究的同时,还要恰到好处的发挥引导作用。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应该是自主的、有积极性的,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7: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反思
我在讲“认识三角形”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学生早知晓,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会一样?
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想说为什么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