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新人教版六下数学负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下数学负数教学设计

  说明: 1、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上海和北京利用温度计观测室外温度的两个场景。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在上海观测到的温度是零上4℃,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但是这个是在零度以下-4℃(情境图)。零上4℃用学过的数表示就是4℃,零下-4℃则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即“-4℃”,从而让学生学习负数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量。

  2、联系实际生活举出更多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感受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体会。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流程:导入——教学实施——目标检测——课堂小结——配餐作业

  具体过程

  1、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问题一 师:同学们,我们刚过完春节,大家觉得我们瑞丽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呈现瑞丽天气预报、温度计图)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过程后,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人体感觉最舒服。昨天达到℃,我们就感觉热了。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

  【设计意图】 气温变化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感觉到的自然话题,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自然,贴切,能够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考虑到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单独安排一个看温度计的插曲,为后面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

  2、 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1) 教学例l,初步认识负数。

  教师: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大气变化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一次我记录了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第一个是东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当天上海的最低气温吗?(零上4摄氏度)

  (2)第二个城市是江苏的省会南京(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气温吗?(0摄氏度)这个温度比上海的气温怎样?

  (3)第三个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北京的气温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学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温度汁图,让学生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

  (4)刚才二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

  问题二 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设计意图】在引入负数这一环节,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读气温”这一问题情景,从祖国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教学流畅,衔接自然。而“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而且促使他们借助生活经验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

  篇8:负数的认识人教版教学设计

  人教版《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