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4)认识几秒
师:我们的秒针开始走动了,从12到1走了一大格?几秒?
生:走了5小格,每一小格是1秒,5小格就是5秒。
师:认识10秒、20秒,从12到6经过几秒呢?我们平常说得“半分钟”就是30秒。
师:同桌互相考考。
5)认识1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安静下来,继续观察秒针,秒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几秒?分针有什么变化?
生:从12到12走了一圈是60秒,分针刚好走1小格,就是1分。
师:那么你们知道分和秒的关系吗?(出示课件)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同数60秒,齐读2遍,板书。结论:1分=60秒 60秒=1分
6)体验1分钟
师:1分钟又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当你认为1分钟到了,就请站立起来,你是怎么道是1分钟呢?
生:我在心里从1~60数。
师:你真聪明已经把时间记在心里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跳绳,请一位运动健将上来,看看他1分钟能跳多少下,其他小朋友帮他数好吗?(好)奖励他。
师:现在我们也来看看别的小朋友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教科书P61面
师:今天我们学的内容就在数学书60—61面,请同学们默看书,想一想你们了解秒的哪些知识?看完后把手轻轻举起,做端正。(老师悄悄计时)表扬学生。
师: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师:时间很珍贵,充分利用起来就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小结。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师: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件)
1、教科书练习十四①题;
2、一片短文,综合应用。(出示课件)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时间是一分一秒积累起来的,相信通过今天40分钟的学习,大家会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我们大家读一读。
今天的课就上在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本人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
本节课主要是《秒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存入提高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入时间单位“秒”,本课在认识秒针和1秒及认识1分=60秒时,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去观察、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知道秒及分与秒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篇6:“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教材主要分为3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正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样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得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篇7:“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