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
(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3分)
小题5:下列对结尾画线句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小题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8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意到即可)
小题3:(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小题4:(1)建筑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2)答题举隅: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暗含“艺术性”)。
小题5:A
小题6:感点列举:热爱读书、少年立志、家学渊源、环境熏陶等
小题1:试题分析:“那 的碧草、 的流水、 的睡莲、 的朝晖晚霞”,从选项中所给的词语来看,填入横向上的依次是: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
小题2:试题分析:“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老而迷人的欧洲比作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同时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
小题3:试题分析:“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从这句话来看,她的感受主要是来自:(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这两个方面。
小题4:试题分析:(1)“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的眼光”指的就是“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也就是艺术的眼光。(2)本题时一道拓展迁移题,要求用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的眼光去看苏中园林,答题时,要确定一个角度,再简要分析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语言表述通顺流畅。比如说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具有“艺术性”。
小题5:试题分析:“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林徽因并不是因为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而是她领悟了建筑和艺术的真谛,明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立下了在建筑上有所为的愿望。
小题6:试题分析:林徽因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从小就有学习建筑的志向,在欧洲的生活,那种环境对她的熏陶等等,是她最终走向了成功。从她的成功历程中,我们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和学习。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