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林徽因》阅读附答案
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林徽因有着倾城的貌,出众的才,在诗歌、散文、小
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早在30年代就事有“一代才女”的美誉。
(百度百科《林徽因简介》)
②微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
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萧乾《才女林徽因》)
③母亲在融汇材料方面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剐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
明的议论。那时期,父亲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父亲后来常常对我
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亲给“点”上去的。
(粱从诫《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个人志趣和爱好完全一致,他们将研究建筑学作为终身追求的
事业,二人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B.古建筑遗存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为了使奈良古建筑免遭战火,林徽因克制住
内心对日寇的仇恨,为盟军‘蕊出了详细标明文物地点的奈良地图。
C.林徽因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她不仅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在
文学艺术方面成就斐然,赢得了“一代才女”的赞誉。’
D.林氏后人传承了家族尽忠报国的门风,先后有多人为推翻封建帝制、为抗击日寇侵
略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林徽因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
E.战乱时期动荡的环境、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工作,击垮了林徽因的身体,她所取
得的重要成就,都是以牺牲自身健康作为代价的。
(2)林徽因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6分)
(3)林徽因身患重病,却一再谢绝去美国疗养的邀请。她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请结
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林徽因有哪些品质最应该为后世所铭记?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试题答案:
四、(25分)
12.(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DE两项正确,但D项能级要求较E项略高。A项,林梁二人“个人志趣和爱好完全一致”欠妥;B项大体正确,但“林徽因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表述欠清楚;C项“都是以牺牲自身健康作为代价的”不妥)(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①研究建筑学。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帮助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和梁思成一起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建筑的论著。②保护古建筑。30年代与梁思成一道四处寻找古建筑,二战时保护奈良古建筑,解放后保护北京古城。③参与首都城市规划工作。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在国家处于外敌入侵的危难时刻,她要与同胞共命运,不愿意置身国外。②为了实现学术夙愿,即使在健康方面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③得到了丈夫梁思成的理解和支持。(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热爱祖国,尽心报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为了打破日本学者的断言,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明确表示宁死不做亡国奴;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与离开祖国的知识分子断交,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②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怀有深深的热爱,寻找、研究、保护古建筑。③工作勤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很早就确立研究建筑学的志愿;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④坚持真理,坦诚直率。开展批评犀利敏捷,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为保护北京古城敢于当面斥责政府负责人。⑤明辨是非,胸襟开阔。二战时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体现出一个学者的襟怀与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