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碧海蓝天林徽因》阅读及答案

《碧海蓝天林徽因》阅读及答案

(选自《民国文人风骨》,有删改)

19.“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后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有想哭的感觉?(4分)

20.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详略得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个特点?(5分)

21.文章为什么要以“碧海蓝天林徽因”为题?请结合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9.①“后路”指的是读书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以死报国。(2分)

②作者想哭是因为这体现了在外侮面前中国知识分子不肯屈膝妥协的品格和气节,而且这是一个病弱女子说出的话,气壮山河。(2分)

20.①文章通过儿子、好友的评价略写了林徽因具有多方面知识才能和广博而深邃的敏锐性的特点。(2分)

②作者认为单纯评价林徽因的美丽和才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惜笔墨详写了面对日军侵略、知识分子出走、北京城保卫战等能够体现林徽因精神的相关材料。(3分)

21.①林徽因除了美丽和才华,还有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骄傲的精神品质,如她的爱国情怀、文人气节以及捍卫真理的精神。标题用“碧海蓝天”来烘托(隐喻)她高大的形象特征。(3分,从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

②作者认为林徽因绝对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那种敬仰,作者用“碧海蓝天”来表达对林徽因的真诚感动和极度崇敬之情。(3分,从作者情感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