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

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

  提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情境中的新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涂一涂、数一数、算一算、想一想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本节课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的过程中,从而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当然,课堂上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照顾到学生全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还有待于我进一步挖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成长的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和点拨。

  篇9:数学说课稿小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2.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对比归纳能力等。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因此在这节课中,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

  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减7等其他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之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和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上3个目标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显示情景)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有的买气球,有的买风车。

  1.观察情景(一)。

  师:根据买气球的情景,你能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这个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课件显示:还剩几个?)根据买风车的情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风车?)

  师:求这两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9

  16-9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卖气球、卖风车、猜谜、玩套圈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风车?还有几个字谜没猜中?等等,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

  2.观察情景(二)。

  师:在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回答: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玩套圈。

  师:根据猜字谜的游戏,可以提什么问题?套圈游戏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没猜中?还有几个没套中?)

  师:求这两个问题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9

  14-9

  【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