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百合花开》说课稿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圈画法:在朗读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圈画,回答问题从文本出发,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由词、句到段、篇,层层深入,以此帮助阅读。
3.讨论法:在相互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六、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相关百合花开的课件
2.学具:学生搜集相关百合花的资料及执著追求、坚持奋斗的典型人物。
七、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出示百合花),现在我想做个小小的调查,想知道一下大家对百合花了解多少。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百合花的资料
3.同学们都讲了很多关于百合的知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作者的故事,他在少年时心中就有着超越凡人的梦。他想当作家。但他父亲感到很好笑,告诉他不要做梦了。而他坚持信念,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了台湾有名的作家。听了这个故事,让学生评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由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有幸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板书《百合花开》。(板书)【设计意图:用百合实物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朗读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百合开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2、学生读完后简要概述,(随机板书)野草——花苞——百合花开——百合谷地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思考。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这是感悟过程的第一步,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的语言清丽、质朴,但是无形中有股感染力,让学生首先受到语言的熏陶,更快地沉浸到文本中去。】
过渡语:透过这个成长历程,相信这株小小的百合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这株百合是一株什么样的百合?并联系课文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由此进入第三大环节:
三、品读课文,感知形象
1.出示ppt:
品读感悟:它是一株------的百合。
温馨提示:(1)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圈点、勾画,可作简单批注。
(2)谈一谈自己的具体想法。
( 3 )组织好后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品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汇报
(一)有坚定的信念——1、2段
出示ppt:“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①这段话中两次出现“我是百合”,a对自己的生命有清醒的认识b有明确的目标——开出美丽的花朵。
②理解百合生长环境的恶劣:学生联系“偏僻遥远”“断崖”,感受百合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靠的是一种信念和意志。(随机板书:坚定信念)
③随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二)有执著的追求——5至8段
师:如果说与自然环境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周围的野草、蜂蝶对它的嘲笑、鄙夷,则是对它更严酷的考验。和学生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野百合所处的困境。
①分角色朗读相关段落,教师指导
②采访百合的心情:如果你就是这株百合,听到这些,心情怎样?
③出示ppt:第8自然段“百合心语”
④学生透过四个“要”字,认识了百合的自信、坚定和执著。
⑤师:平淡的语言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命对自己清醒的认识,看到的是对崇高理想的一种追求,更让我们感受到它是在向命运发出挑战,这样的一种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所以接下来指导学生读出百合的这种心声。
(三)不懈的努力——3、9、10段
师:作者惜墨如金,这里没有具体展开,但从两个“终于”背后,不难让我们体会到百合在成长路上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在此插入文学家冰心曾写过的一首小诗: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出示ppt),从而加深对百合形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