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描写除夕的诗句古诗

描写除夕的诗句古诗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翻译】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翻译】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客中除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袁凯。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翻译】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

  《除夜寄弟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冬除夜书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延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除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客中除夕》

  明代: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中除夕:在外乡过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乡之时。客游外地,寄寓他乡,古人对这种生活很难适应,总有一种飘零之感。飘泊在外对古人来说是人生的不幸,除夕佳节期间仍然不能还家,更是莫大的不幸。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除夕那天旅居外地所写,道出了佳节期间滞留外地的苦闷与无奈。

  这首诗语言自然朴实,浅显易懂,音节响亮,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是世人赞赏的佳句。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代: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