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一》阅读附答案解析翻译
参考答案
4.C(原文句读: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5.C(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
6.B(“让他掌管兵事”时,高祖还未即位。)
7.(1)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①通儒硕学:学识渊博的儒者;②萃:汇集;③焉:兼词“于此”,在那里;④锋起:蜂拥而起;⑤屈:折服,使屈服,难倒。各1分。)
(2)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
(①及:等到;②僭号:冒用帝王称号,称帝;③用事:掌权;④平:被平定;⑤诛死:被处死。各1分。)
参考译文: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阴县人。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等到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
杨汪小时,凶悍粗野,好与人打群架,被他打的人,没有不跌倒的。长大后才改变志向读书,专精《左传》,通晓《三礼》。开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读,冀王很看重他,常说:“杨侍读品德、学业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此后,杨汪又向沈重讨教《礼》,到刘臻处学习《汉书》。二人推重赞许他说:“我们不如他。”他因此出了名。多次升迁到夏官府都上士。到隋高祖当北周丞相时,让他执掌军事,升迁他为掌朝下大夫。隋高祖受禅登基后,封他为平乡县伯,食邑二百户。他历任尚书省的司勋、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总管长史,有聪明能干的名声。升任尚书左丞,因事。后来历任荆州、洛阳二州的长史。常常在听政的闲暇,必定邀请学生,讲授经史。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几年后,高祖对谏议大夫王达说:“你为我找一个好左丞。”王达于是私下对杨汪说:“我要推荐你当左丞。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当送我良田以相回报。”杨汪把王达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最终因此获罪,最后还是授杨汪为尚书左丞。杨汪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当时称为称职。
炀帝即位后,杨汪任大理卿。杨汪到任了两天,炀帝将要亲自去看看囚徒。那时关了两百多人,杨汪通宵研究案情,审理问题,第二天早晨报告炀帝,委婉细致地说明了事情,完全没有遗漏错误,炀帝很赞赏他。一年多后,授国子祭酒。炀帝令文武百官都去向他学习,与杨汪讲论问题,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 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炀帝让御史记下他们的问答,报给他。炀帝看了记录,很高兴,赐杨汪良马一匹。大业中(605~616),任杨汪为银青光禄大夫。等到杨玄感在黄河以南谋反后,赞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军作战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杨汪,两人屏退旁人窃窃私语。继而留守樊子盖杀了裴弘策,用这种情况告发杨汪。炀帝怀疑杨汪,把他调出京都当梁郡通守。后来李密已经逼进东都,其部下频频进犯梁郡,杨汪领兵抵抗,频频挫败李密军的锐气。炀帝死后,王世充推举越王杨侗为国主,调杨汪当吏部尚书,很被亲近重用。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