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列传 后汉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永初四年,他被拜为校书郎中,去朝廷的东观主管校对宫禁中藏书。这时,邓太后当朝处理国事,邓骘兄弟辅佐朝政。但是有些世俗儒生认为当时文德可提倡,武力应该废弃,于是废除了以狩猎练兵的军礼,停止了作战阵法的训练,所以奸狡之徒横冲直撞,都是乘此军备松弛之机。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是圣贤从不毁坏的,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样能够废止。汉安帝元初二年,马融奉上《广成颂》以婉言隐语相劝谏。
此颂赋奏上,触犯了邓太后,马融被滞留在东观校书,十年之内不得调迁官位。后来他因侄儿去世,自己请求罢官回故里。邓太后闻讯很气愤,说马融是嫌皇帝诏封的官太小,以为羞辱,是想回到地方州、
郡去当官,于是下令从此禁止他再入仕为官。
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将马融召回郎官部门,重新担任讲授经典及各类书籍的工作。后来他出任河间王的厩长史一职。那时汉安帝去巡泰山,马融奏上《东巡颂》,皇帝认为他的文章不一般,召他进京任命为郎中。直到北乡侯即位称帝,马融上书称病辞去郎中,到地方做了郡府功曹。
马融的职位三次升迁,汉桓帝时升为南郡太守。在此之前,马融曾有事触犯过大将军梁冀的意旨,梁冀暗示有关部门弹劾马融在郡守官任上贪赃不清廉,马融被罢官,受髡刑发配到朔方郡。他自杀没死,被赦免回到朝廷,再度担任议郎,重返东观著书立说,后来因病辞去官职。
马融才华出众,知识广博,是当时博通古今、常识渊博的儒者,他教授培养学生,常有千余人。涿郡人卢植、北海郡人郑玄,都是他的弟子。他还擅长弹琴,喜欢吹笛子,他不受世务牵累,放任性情,不拘泥于儒者礼节。住房器用,非常奢侈华丽。他曾经想要训释《左氏春秋》,等到见了贾逵、郑众的注本,就说:‚贾君所注精炼但不够广博,郑君所注广博而不精炼,既有精炼的又有广博的注本了,我还能在此加些什么呢?‛他就只写作了《三传异同说》。
当初,马融受到邓太后惩治,不敢再违背权势外戚,就替梁冀起草了弹劾李固的奏文,还写了《大将军西第颂》,因此很被正直之士耻笑。他在八十八岁,桓帝延熹九年(166年)时,死于家中,遗嘱要求葬礼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