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爱与恨的细节》阅读附答案

《爱与恨的细节》阅读附答案

(14)第二天,父亲真的带我到城里的百货大楼,选了一张1200块钱的电子琴,是大楼里最贵的一张。他还买了两本学琴的书,叫《电子琴入门》和《初识五线谱》。  

(15)我洋洋得意地把那张琴背回家,来看稀奇的乡亲们差点挤破了我家的门。而我在那张琴上,完成了对音乐的自我启蒙。

(16)16岁那年。一个秋天。 

  (17)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所建筑工程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一日之间,我家的门楼子突然高了八尺,我也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红人。父亲和母亲欢天喜地办了10来桌酒席,村里来恭贺的男女老少坐了一院子。乡亲们指着我,对自己的孩子说:“要向你松哥学,知道不?”   

(18)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和我抬着一只老土的巨大木头箱子,搭5点的早班车,去数百里之外的学校报道。  

(19)当夜,在陌生的校园里,我和父亲睡在学校分给我的那张位于上铺的单人床上。因为长途颠簸和晕车,我一会儿就睡着了。半夜里,我突然醒来,发现睡在另一头的父亲,正紧紧地抱着我的双脚,他的身子在一抖一抖地动,而我的脚被什么东西弄得湿漉漉的。 

 (20)凌晨4点左右,父亲把我叫了起来。他带着我来到学校的大操场上。路灯下,我看见父亲的脸上全是泪水。父亲哽咽着,又无比郑重地对我说:“松伢,我要回去了。回家跟你妈想办法搞钱……父妈没有用,但你要争气……你一个人在外地读书,不像在家里有父母照看,冷要记得加衣,热要记得脱衣,不要洗凉水澡……要和同学处好关系,莫与人争短长……要把书好好念……”   

(21)好长的一段话,听得我直打呵欠。见我很不耐烦,父亲摇着头,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这伢!……”然后他说:“你上楼睡觉吧。我走了。”   

(22)在3楼的楼梯口,从窗隙里,我望见父亲仍站在楼下,他在不停地用手往脸上抹。几分钟过后,他消瘦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灯光深处,消失在那个繁华得叫人眩晕的城市里。  

(23)那3年,我省吃俭用,仍然花了家里5000块钱。那些钱,直到我参加工作两年后才还清。但那3年里,我的口袋里从来没断过钱。

1.选文题目为“爱与恨细节”选文写了哪些爱与恨的细节?

2.选文第(2)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11)节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4.9岁那年父亲在冰天雪地中让我赤脚走回家,16岁那年,在宿舍,父亲却紧紧抱着我的双脚,为我捂脚。这两处父亲的表现茅盾吗?为什么?

5.品析第(8)节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我也不见得轻松,两只手由于过分用力而青筋暴露,臀部与头的连线几乎与路面平行。我们脸上的汗大颗大颗地砸在地上。

6.选文第(21)节画线句子中省略号处省略了父亲的话语,发挥你的想象,将其内容补充完整。

7.选文第(23)节中划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8.通读全文,说一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恨的细节:9岁那年,因雪天穿暖鞋,将鞋弄湿,被父亲狠打,让我光脚走回家。

爱的细节:13岁那年,父亲用多半年辛苦挣来的1200多元钱,给我买了一个电子琴;16岁那年,送我上学,在宿舍为我捂脚;家境不富的我,三年生活学习没有断过钱。

2.自然环境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更能表现父亲的严厉和不近人情。

3.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店老板趾高气扬、看不起我们的心理。

4.不矛盾,9岁那年父亲让我在冰天雪地里光脚走回家,是因为我的家境不富裕,认为我糟蹋东西不懂事,想让我长记性;16岁那年在宿舍父亲为我捂脚,是他舍不得我离家的真情流露。

5.“砸”是力量很大的意思,写出我干活时流汗之多,突出了我干活时不轻松的特点。

6.“略”

7.不可以,更加表现出父亲挣钱的不容易;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8.质朴(淳朴、憨厚、朴实)、严厉、不善表达、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