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学生对整时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半时教学,出示小明七时半上学,八时半睡觉两幅图片,让学生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知道:时针走过7,在7和8中间,分针指着6,是七时半,时针走过8,在8和9中间,分针指着6,是八时半。从而得出“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接着我创设疑问“小朋友,智慧老爷爷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小明七时半上学,八时半却在睡觉呢?”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小明是早上七时半上学,晚上八时半才睡觉的。从中让学生懂得说时间时要说具体、说完整。之后也用拨钟强化了学生对半时的认识。
在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及拨出整时和半时后,让他们知道数学能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的问题,于是进入第三环节“解决问题”,我创设淘气、笑笑去旅行的情境。“小朋友,笑笑要去北京旅行了,咱们帮笑笑看看飞机开往北京的时间是上午几时?”当学生说对时间后(点课件)接着还说出了飞机开往天津的时间以及拨出飞机去南京的时间下午2时半。课件上飞机起飞的动画及表扬的“你真棒”保护了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接下来进入“游戏巩固”环节,我播放课件,让学生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听小猪和小狗的对话。如:“这是几时?6时拉。小狗说:“快起床吧!”小猪说:“我再睡一会吧!”“7时半了,小狗说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小猪说我再玩一会吧”“下午5时了,小狗说我们一起去做作业吧,小猪说:我再玩一会吧”“晚上8时了,小狗说时间到了我要去睡觉了,小猪哭着说我的作业还没写完呢!”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持久,通过“找朋友”游戏中有趣的对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整时和半时的认读,而且从中懂得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
最后一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的思想,让学生学会总结,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最后说说板书
板书中我以“长”“短”两字加深学生对时针、分针的区别。板书了整时时时针、分针的指向,半时时时针、分针的指向。用色彩鲜艳的艺术字突显了本课的重点。
一、 说教材
《小明的一天》 是一年级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 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认识钟面、 区别时针、 分针, 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是学生以后学习“时、 分” 的基础。 本课以“小明的一天” 为背景, 提供了 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通过学生观察、 讨论、 比较等活动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 并在对比、 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一般来说, 大多数学生每天起床、 吃饭、 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 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 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 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 操作交流等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思维拓展目 标: ①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自 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②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半时。
二、 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 好动、 爱玩、 好奇心强, 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 为了 抓住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 创设情境, 设计了多种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 让孩子们通过画钟、 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 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 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 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画一画、 说一说、 做一做、找一找、 拨一拨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 动耳、 动脑、 动口,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