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电话何燕阅读答案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他感觉特别想哭,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的内疚。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电话铃声越来越响。怎么回事?就没有人去制止吗?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去接电话,约翰。”
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您……您好!我是约翰,您是哪位?”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
小题1:概括第一段场景的特点并简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表现主人公约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分)
小题3:文中不断出现“电话铃声”,结合全文,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小题4:本文的结尾意蕴深长,请分析它的妙处。(5分)
小题5:结合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请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特点:静谧、温馨、祥和(1分)
②作用:营造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与下文主人公的紧张工作与烦人生活形成对照。(
小题1:体现主人公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作选择时的无奈与压抑的心情。
①清早梳洗的动作描写,表现主人公欲在家而不得的郁闷与烦躁;(1分)
②对孩子的“怒气冲冲”则是这种烦躁心理的冲动表现;(1分)
③下班途中看似“漫不经心”,事实却满是对妻儿的愧疚与自责,也为致后来车祸的发生作伏笔。(1分)
小题1:.①作为小说的线索,照应题目,贯穿全文;
②实现小说在“现实——梦境——现实”交错转换,推动情节发展;
③表现主人公欲安静而不得的烦躁心理,体现现实生活的紧张;
小题1:①在作品最后,又出现了在开头时的那个电话,神秘诡异,又使结构首尾照应,梦境与现实相互交错,起转流利;
②作品结尾的情节陡转,揭示出原来的一切都是梦境,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生活重压之下无法突围这一主题
小题1:小说通过反映现代社会中一个男人遇到的家庭和事业发生矛盾时的心力交瘁的生活状态,暗示出在现实里的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生活的围困,体现在现代紧张生活中个体与家庭的无奈与挣扎。启示略。
小题1: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写出“营造……的氛围”得1分,写出“与……形成对比”得1分,只有术语、没有结合内容的不得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回答此题要注意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怒气冲冲”、 “漫不经心”分别的作用。
小题1:回答“电话铃声”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考虑,结构上小说的线索,照应题目,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体现现实生活的紧张。5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4分,写出三点得5分
小题1:此处结尾的妙处属于“欧亨利”式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以从情节、主题的角度回答。5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4分,写出三点得5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写出小说主题得2分,写出自己的感悟得2分,不谈自己的感悟智能的一半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