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徐霞客阅读翻译答案

徐霞客阅读翻译答案

徐霞客传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

【阅读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秋冬觐省,以为常 觐:拜见。

  B.心动趣归 趣:赶快。

  C.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观:游览。

  D.丽江木太守偫糇粮 偫:储备。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徐霞客“旅行考察途中的艰辛”的一项是

  ①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②凌绝壁,冒丛箐

  ③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

  ④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⑤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

  ⑥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霞客从小想象力就特别丰富,十分喜欢山水。没有出门远游之前,他就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 飞走。

  B.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什么文章,但出游的时候,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用笔写出所见所感。文章既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又好像是高手画出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徐霞客事母至孝,最初的出游,还是在母亲的催促下完成的。即便如此,他在外行走,心中仍时常牵挂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放纵心志游览远方,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

  D.徐霞客临死时,认为张骞、玄奘和耶律楚材因为胸无大志只是奉命行事,所到之处和所作的贡献反而不如自己这样一个平常百姓,因而觉得自己死无遗憾。本文作者也用王玄冲的故事认同了这一观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5分)

  (2)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以玄冲拟之,殆庶几乎?(5分)

【参考答案】

  1.C.(观:景象)

  2.A.(①是表明徐霞客对东南山水的熟悉;④是说明徐霞客的行走能力)

  3.D.(张骞、玄奘和耶律楚材并不是胸无大志,徐霞客也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强,而是

  觉得可以和他们三人并驾齐驱)

  4.(1)好像不怎么会说话,可一旦和他讨论辨析山水的脉络,搜寻探讨各地的山川壮美,就突然变得能言善辩起来。(采分点:道、时、搜讨)

  (2)徐霞客不要拿张骞等人自命,拿王玄冲来比拟,大概差不多吧!(采分点:以、殆、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