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韩亿传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舜钦,韩公,讳亿,字宗魏

韩亿传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舜钦,韩公,讳亿,字宗魏

  韩亿传

  (北宋)苏舜钦

  ①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

  ②景祐二年,通判陈州。时郡界河决害民,计其补塞费巨万,公驰至其地,集濒河丁壮,就伐薪藁,亲为裁画,一物不取于民而堤复完坚。又去郡数十里有群寇,大浮舰而下,将劫旁邑。公廉知之,自部十余卒,夜掩至,命堰河绝上流,举火伐鼓以疑之,贼弃舟迸走,尽束以付吏。转运使郑文宝闻之,走檄①会公于许。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

  ③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②,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

  ④寻擢侍御史,时淮浙蝗旱,民饥殍流散。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廪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养之。合肥有陂可溉田,久为右姓专其利,公决导以济下户,得以衣食者不可胜数。

  ⑤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

  ⑥景祐中,西夏称藩日久,当遣人至京师货易,出入民间如家。公深以为不便,请下诏推恩置馆舍,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⑦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

  【注】①走檄:紧急发送文书。②覆:检查。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尽束以付吏( ) (2)故余财尽均( )

  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公廉知之( )

  A.廉洁 B.正直 C.查访 D.辨别

  (2)公决导以济下户( )

  A.救济 B.灌溉 C.资助 D.疏浚

  17、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廪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养之。

  18、第⑥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19、具体分析第②段中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3分)

  20、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③段、第⑤段中也有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分析。(4分)

  答

  15、(1)捆绑 (2)平分

  16、(1)C (2)B

  17、朝廷命令韩公做百姓的工作,所到之处开仓救济贫困受灾百姓,免除各种工役劳作,选拔优秀的官吏来管理百姓。

  18、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9、郑文宝听说韩公不耗民资,用较低的成本治理河患,以巧计成功平定寇乱,惊叹于韩公高度的责任感、出色的治理能力和智勇双全的品格,所以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

  20、两段都写了韩公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但第3段侧重写韩公爱民、实事求是,第⑤段侧重写韩公仗义、主持公道。

  评分说明:同1分,异1点2分,给满4分为止。

  参考译文:

  韩亿,字宗魏。在咸平五年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

  景祐二年,韩公担任陈州通判。当时陈州界河决堤危害百姓,计算得出堵塞决口的费用极其巨大,韩公迅速赶到决口的地方。集合濒临界河的壮丁,前去砍伐柴草,亲自为(这件事)安排筹划,一点东西都未从百姓身上获取而河堤再次修整完好变得坚固。另外距离陈州几十里(的地方)有一群贼寇,贼寇乘大船顺流而下,将要劫夺陈州旁近的县邑。韩公查访后得知这件事,亲自率领十几个士卒。趁夜隐蔽行踪赶到(那里),下令堵塞河道截断上流水流,举起火把击鼓来疑惑贼寇,贼寇弃船逃走。(最后)全部被捆绑后交给官吏。转运使郑文宝听闻这件事,紧急发送文书想在许州会见韩公。韩公到许州后,郑文宝感叹说:“我迫切地想要见你一面罢了。”

  景祐八年,韩公升迁为屯田员外郎,担任相州知州。当时河北地区发生蝗灾旱灾,转运使(依旧)依据一年的收成进行检查,不把实情上报朝廷,各州郡畏惧不敢说,韩公竭力向皇帝上奏章请求免除赋税劳役,相州百姓依赖韩公才保全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