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阅读答案与翻译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阅读答案与翻译

  12.B [解析] “以柳下季为例讲明道理”概述不准确,根据原文的意思,应为以两项“令曰”的内容为例。

  13. [答案] (1)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竟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生”“曾”各1分,句意2分)

  (2)[答案] 等到今天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接受寡人为弟子。(“细人”“受”各1分,句意2分)

  14. [答案] ①齐宣王左右从王权不可冒犯(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别)的角度,赞同“斶前”,反对“王前”。(1分)②颜斶从成就齐宣王礼贤下士的美誉、士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价值

  (可以助帝王成就帝业)的角度,主张“王前”,拒绝“斶前”。(2分)

  【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颜斶也说:“大王上前!”齐宣王不高兴。侍臣(责备颜斶)说:“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颜斶,只是一介臣子。大王说‘颜斶上前’,你也说‘大王上前’,(这样做)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贪慕权势,而大王上前则是谦恭待士。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齐宣王因愤怒而变了脸色,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齐宣王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说:“有。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下令说:‘有敢去柳下季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又下令说:‘有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赐千金。’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竟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齐宣王默不作声,很不高兴。侍臣都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上前来!大王拥有千乘之国,天下贤士,知仁行义的人都前来为齐王效力;有口才有智谋的,没有不前来齐国发挥他们的才能;东西南北(四方诸侯),没有敢不臣服的。现在那些清高的士人,却被称作普通民众,徒步而行,处在田间(耕作),至于一般士人,则居于鄙陋穷僻之处或以看守门户为生,士人的地位也太低贱了!”颜斶回答说:“这话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时代,有上万个诸侯国。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讲究)道德淳厚的方法,(并且)得力于重用士人。所以虞舜出身于乡村鄙野,得以成为天子。到商汤时代,有三千诸侯。当今时代,面向南称孤道寡的诸侯只剩下二十四个。由此来看,难道不是因为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当诸侯渐渐被消灭,面临亡国灭族的威胁时,即使想成为乡野穷巷的寻常百姓,又怎么能办到呢?”齐宣王叹道:“唉!怎么能够侮慢君子呢,寡人这是自取其辱呀!等到今天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接受寡人为弟子。如果颜先生与寡人交游,食必美味,行必安车,先生的妻子儿女也必然锦衣玉食。”颜斶(听后要求)告辞回家,说:“士人生在偏僻乡野,经过推荐选用就接受俸禄,这也并不是说不尊贵显达,可是这样他们的形体精神从此难以完全属于自己。臣只希望回到乡下,晚点吃饭权当吃肉,悠闲散步权当坐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权当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您,秉忠直谏的,是我颜斶。我要讲的主要道理已经说全了,希望大王允许我回去,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的家乡。”于是,颜斶拜了两拜后辞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