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广者,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阅读答案与翻译-《史记·李将军列传》
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对应地支纪时法中的卯时”说法错误,卯时指早晨五点钟到七点钟的时间。而平旦对应的是寅时,也就是夜里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1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李广心胸狭窄”“这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可知霸陵尉是一个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人,所以李广处置他并不能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13.(1)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将军迁调右北平。
(2)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得分点:“居”,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没多久;“入”,入侵;“徙”,调动官职。第(2)题得分点:“讷”,言语迟钝;“居”,和……在一起;“戏”,游戏,消遣;“竟”,直到……终了。
14.典型事例一:中贵人受伤,李广追杀匈奴三人,遇险后成功逃脱。
细节描写:①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②离敌军阵地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解下马鞍躺卧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敌军感到奇怪,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
典型事例二:李广出雁门关攻打匈奴时,匈奴兵多,李广兵败被活捉后机智逃生。
细节描写:李广被抓后,走了十多里,假装死去,斜视到他旁边有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跳跃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少年的弓与马。随后在逃跑途中带领残部,射杀追击的敌人,最终得以逃脱。
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
天子派一名受宠的宦官跟随李广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李广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命令士兵全体(下马)解下马鞍,和马躺卧。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没有前往接应。
过了四年,李广从卫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生擒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视到他旁边有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跳跃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赶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追捕的骑兵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
李广在家闲居了数年。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呵斥,禁止李广通行。就把李广扣留在霸陵亭住了一宿。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