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阅读答案与翻译-《说苑·立节》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阅读答案与翻译-《说苑·立节》

  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A.“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错误。“丘故不为轼也”中的“故”为连词,意为“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故”为名词,意为“故交,朋友”;B项中两句的“爱”字含义相同,都为“喜爱”;C项中“坐而假寝”的“假”意为“假的”;“善假于物也”的“假”意为“凭借,借助”;D项中的“辱君亏地”“辱”意为“使……受辱”;“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辱”意为“耻辱”。

  1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义’的表现”错误。目夷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是“义”的表现;兹父推辞太子之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义”主要体现在不肯“绝迹于卫”,不肯“背母”。

  13.(1)(兹父)就向宋桓公请求说:“请让目夷立为嗣君,我做他的国相来辅助他。”

  (2)如果像这样,那么楚国终究会成为天下的弱国了。我请求赐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立”,立为嗣君;“为”,做;“相”,国相; “请于公”倒装;(2)“是”,这样;“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弱国;“为”,成为;“死”,赐死。

  参考译文:

  读书人有杀身成仁、舍身犯难而取义的,为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所以能够在他死后名声传播于后世。没有勇敢果断的精神,谁人能够做到这样?

  楚人攻伐陈国,陈国西门被烧毁,于是便命陈国的降民修理西门。孔子经过这里,在车上没有手扶横木表示敬意。子路说:“按照礼节,在车上遇见三人经过时就要下车,遇见两人经过时就要扶轼表示敬意。今天陈国修城门的人数众多,先生您为何不扶轼表示敬意?”孔子说:“我听说过:国家灭亡却不知道,这是不智;知道了却不斗争,这是不忠;忠于国家却不殉死,这是不廉。现在陈国这些修城门的人,不能实行其中一条,所以我不用扶轼向他们表示敬意。”

  宋襄公兹父是宋桓公的太子,宋桓公还有个后妻所生的儿子,叫公子目夷,桓公很喜爱他。兹父因为父亲宠爱目夷,就向宋桓公请求说:“请让目夷立为嗣君,我做他的国相来辅助他。”桓公问:“为什么呢 ”兹父回答说:“我的舅家在卫国,很疼爱我,如果最终立我为嗣,就不能前往,不能再去卫国,这是背弃了母亲。况且我知道自己才能也不足以居于目夷之上。”桓公便同意了他。桓公将要立公子目夷为嗣君,目夷推辞说:“兄长立为嗣君而弟在下位,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弟弟立为嗣君而兄在下位,就不符合礼义。不符合礼义的事却要我来做,我将要出逃。”于是他就逃到了卫国,兹父随后也跟他到了卫国。过了三年,桓公生了病,派人召回兹父,说:“如果你不回来,将使我忧愁而死。”兹父这才返回,桓公又立他为嗣,让他做太子,然后目夷也回国了。

  晋灵公暴虐,赵宣子屡次进言规劝,灵公厌恨他,派力士之弥去杀害他。之弥早晨前往,看见赵宣子寝室的门打开了,赵宣子衣冠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便坐在那里打盹。之弥退出来,叹息说:“不忘谦恭礼敬,是百姓的主心骨。杀害百姓的主心骨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是不守信用,有其中一条,还不如死了吧。”于是,他就头撞槐树而死。

  楚国将与吴国开战,楚军兵少而吴军兵多,楚国将军子囊说:“我们攻击吴国必定失败,使国君受辱,使国土受损,是忠臣不忍心做的。”他不向国君报告,便罢兵撤退。回到了国都郊外,他派人向国君复命说:“请求赐我一死。”国君说:“你之所以撤离,是为了对国家有利。而今看来确实有利,你不必死。”子囊说:“临阵撤离的人没有罪过,那么后世做国君与臣子的,都会用于国不利的名义来仿效我撤离。如果像这样,那么楚国终究会成为天下的弱国了。我请求赐死。”他退下来就伏剑自尽。国君说:“果真如此,就让我成全你的大义。”于是就为他做了三寸厚的桐木棺材,把铁砧放在棺材之上,以此在国都向众人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