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张氏者,娶于豫,生子讷阅读答案与翻译-《聊斋志异·张诚》

张氏者,娶于豫,生子讷阅读答案与翻译-《聊斋志异·张诚》

  张氏者,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

  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②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③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注】①劬(qú):劳苦。②欻(xū):忽然。③劙(lí):割。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B.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C.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D.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畜甘脆饵诚 隐畜:偷偷隐藏

  B.诚愀然便去 愀然:不愉快,伤心

  C.余窃面倩邻妇为者 倩:请,央求

  D.我何生焉 生:生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讷、张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母牛氏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张诚,却对张讷苛责打骂。

  B.张诚知道哥哥受母亲虐待,想方设法为哥哥送去食物,并认为哥哥体弱,不应太劳累。

  C.张诚砍柴时手指被划破、鞋子被扎破也毫不顾惜,只想着第二天带斧子来提高效率。

  D.张诚砍柴约一束之后就主动回到私塾,怕老师训斥他不得不告以实情,后获得老师的赞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译文:

  (2)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

  译文:

  14.张讷对弟弟的深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D 11.D

  12.D

  13.(1)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养活,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关键词“每”“奴”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张诚默不作声,急急忙忙砍柴,汗水流到脸上也不稍稍休息。(关键词“刈”“少”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①怕连累弟弟,不让他送食物。②多次阻止弟弟帮自己砍柴。③弟弟被老虎叼走,他奋力去救,没有成功就试图自杀,最后绝食而亡。(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某,在河南娶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张讷。不久,妻子死了,张某又娶牛氏做继室,生了个儿子张诚。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纳,把他当奴仆养活,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并且让他砍柴,责令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鞭打或责骂,叫人难以忍受。牛氏偷偷藏起好吃的东西给张诚吃,让他到私塾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