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5分) 2、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本词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6分)
3、词里的白发渔樵有哪些特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有人认为空是本词的词眼,结合诗句说说它成立的理由。(3分) 5、这首词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6.、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话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精彩?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开篇两句从大处落笔,总领全词。运用叠字滚滚描绘出长江的浩瀚气势,豪壮之感油然而生;(2分)淘尽二字,则让人领悟到江水长流,英雄已逝的哲理,不禁使人顿生自然永恒,人生易逝的悲慨。(3分)
2、相同点:手法上,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是以写大江东去、追忆古代英雄豪杰开篇;情感上,都有旷达之情,都有怀古伤今之感,都同样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3分)不同点:手法上,苏词通过周瑜与自我的对比,引发议论抒情,而杨词通过白发渔翁的主体形象寄托自己的感悟;情感上,苏词在旷达中有年华已逝、功名无成的无奈与不甘,而杨词则是通过喜相逢中的喜字,在旷达中表现了看透世事的明达与清静无为的追求。(3分)
3、他远离尘嚣,看惯争斗;为人淡泊;博学旷达。(一点1分)他寄托着诗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败、淡看荣辱得失的人生理想。(意思对即可)(1分)
4、①诗人追溯历史,认为英雄再叱咤风云,也会如浪花般随历史消失,终为一场空,山河依旧。(2分)②英雄长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败不过是人们助酒的谈资罢了,依旧一场空。(1分)
5、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远离尘嚣,看惯争斗,为人淡泊,博学旷达的老渔翁形象。(2分)江诸上表明渔翁远离尘嚣;惯看秋月春风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表现了渔翁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习惯于悠闲自在的生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表现出了渔翁看惯了争斗、旷达的情怀。(2分)他寄托着诗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败、淡看荣辱得失的人生理想。(2分)
6、空。什么是非、成败、荣辱,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眼之间都会过去的。(1分)诗人追溯历史,认为英雄再叱咤风云,也会如浪花般随历史消失,终为一场空,山河依旧。英雄长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败不过是人们助酒的谈资罢了,依旧一场空。(2分)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