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满纸荒唐言》和《咏菊》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满纸荒唐言》和《咏菊》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

  咏菊

  作者: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作者: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纸荒唐言》是作者的高明预见,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红楼梦》。

  B.《满纸荒唐言》的作者借《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同时寄托了内心的感慨。

  C.《咏菊》的颔联描写黛玉临霜作诗、对月吟咏的情景,富有美感。

  D.《咏菊》的尾联借写陶渊明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暗示作者高洁的品格。

2.有人说,曹雪芹借《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请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 3.下列诗句中写秋的情感基调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B.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李贺《伤心行》)

  C.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D.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幽咽泉流冰下难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 ②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一句,写出了素称千古绝唱的诗句: , 。 ③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围绕 , 这一中心句,表达出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④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连用了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

  参考答案

  1.(3分)B(《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有误,作者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作品看似荒唐,却是一个葬送旧时代的悲剧故事)

  2.(4分)参考答案:

  ①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

  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这两首诗是二者之间激起的回响和共鸣,都表达了诗人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

  ②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满纸荒唐言》出现在小说第一回,曹雪芹直接抒情,开篇明义,概述整部小说的大意。结语是一个反问句,表明了此书谁能读懂的感叹。《咏菊》是林黛玉咏物抒情,借菊的品质抒自己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情怀。

  3.(3分)C(C抒写诗人的深秋闲居之乐。其他三句写悲秋)

  4.(8分,每空1分)

  ①间关莺语花底滑 别有幽愁暗恨生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④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