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论阅读答案
范增论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疏远
B.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离间
C.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假托君王之命
D. 人臣之分也 职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增之去,善矣 晋,何厌之有
B. 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木欣欣以向荣
C. 非羽弑帝,则帝杀羽 非死则徙耳
D. 而欲依羽以成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中引用《易》和《诗》中的话,其作用是以此为论据,证明范增若能见微知著的话,那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B. 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上将卿子冠军时就离他而去,因为卿子冠军地位在项羽之上,若项羽不杀卿子冠军,也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C. 苏轼认为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
D. 苏轼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宋义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5分)
(2)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5分)
参考答案:
4.A (疏,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C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介词,因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C.均为连词,就是 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
6.B 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宋义时离开的主要根据是宋义被杀,说明项羽背叛了义帝,必不会相信主谋立帝之人。
7.(1)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为、计、则、毅然”各1分,反问语气1分)
(2)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明白去留的分际,却想依靠项羽成就功名,(见识)浅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