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答案
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题: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诋:诋毁。
B.特薄其谴,徙之塞上/薄:减轻。
C.特悯其人,矜其志/矜:敬重。
D.予谨识之/识:记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②然孔子不遽遗之者
B.①发乎情,止乎礼义②其能遗也之乎
C.①不及飞一镞以相抗②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
D.①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
3.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反映沈君诗文内容的一项是( )
①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②愤疆埸之日弛
③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
④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⑤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
⑥而作之忾也,固矣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了沈君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接下来不直接写沈君与“宰执”的正面冲突,而是将笔墨转到写塞外,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
B.文章揭露了当时官员玩忽职守、边塞军备松弛、将士畏敌渎职甚至残害百姓以冒军功的种种现象,表明沈君文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积极意义。
C.文章全篇行文跌宕,寄慨深沉,既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也突出了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和重要价值,洋溢着对沈君人格的高度敬仰之情。
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却从沈君其人写起,表现其“古之志士之遗”的风范,突破了一般序文拘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艺术特点等评介的窠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2)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宰执深疾之( ) (2)以恣敌之出没( )
(3)稍稍传播( ) (4)始出死力相煽构( )
19.文中第二段有两个词的意思和“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句中“已而”的意思相近,它们是 、 (2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特薄其谴,徙之塞上。____________
(2)其子来请予序之首简。___________
21.沈君“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这“其怀”具体指:
(1)_____
(2)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22.沈君遭谗受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1)这些作品渐渐流传下来,朝廷上下深感震撼和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诬陷,沈先生的杀身之祸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胆寒,令塞外战士的战马腾跃。
18.(1)嫉恨 (2)放纵,任凭 (3)渐渐 (4)构陷罪名(每小题1分,共4分)
19.寻(1分) 未几(1分)
20.(1)只是减轻了对他的惩罚,把他贬谪(流放)到塞上。(3分)(2)沈君的儿子来请我为文集写篇序,(把这篇序)放在卷首(或作为全书第一篇)。(3分)
21.(1)上愤疆埸之日弛(1分)(2)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1分)
22.(1)他敢于直言进谏,在当时名声很大;(2)他所撰写的诗歌文章对时弊多有嘲讽指责;(3)他的言论传播开来,引起上下震恐。(答对1点给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