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节亭记阅读答案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
阅读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
B、或以之比德而自励 比: 比拟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的确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似乎,大概
答案:D适宜
5、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特卉木也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樊哙侧其盾以撞
D、岂徒为玩好而已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答案A(A特:只,不过; B而:连词,不译;连词,表转折 C以:介词,凭借;连词,相当于“而” D徒:副词,只是;名词,类,一班人)
6、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文中,作者认为,尽管世风衰败,道德沦丧,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黄中立异于常人的地方即为崇尚节操因此早早地立下志向。
答案D(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是“少”)
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益处
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完备
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分
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游览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有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作者对此也表示赞赏。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能做到应对自如。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5分)
(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