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阅读答案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阅读答案:
阅读题: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亏兵食 亏:短少
B.皆望风恶民言水旱 恶:凶狠
C.告易恻之仁 恻:同情
D.然吏一壅之 雍:堵塞
B:恶:讨厌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一以农田敕限 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
B. 甚者笞而绝之 而仁人之心易恻也
C.则诉于开封 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
D. 然吏一壅之 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4分)
【答案】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之七八。
(关键点:4分。每句1分,语言通顺1分 )
⑵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3分)
【答案】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
(关键点:3 分。 “畿民”“缓急”“易知”各1分)
⑶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3分)
【答案】那些能决定百姓生死存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
8.作者“以夫素所叹着告之”的目的是什么?( 3分)
答案:希望王圣纪能上下通达、体恤民情、恪尽职守。
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望风恶民言水旱 恶:讨厌
B.甚者笞而绝之 绝:死亡
C.蠲其赋之多少 蠲:免除
D.有缓急,近而易知也 缓急:紧急情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县吏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然言否者十七八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令与主簿、尉三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州不壅而闻于上 吾尝跛而望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京畿地区发生水灾后,朝廷免除百姓巨额租税;接着发生旱灾,朝廷采纳三司建议,颁布法令,官员便严格按照规定收税。
B.京畿百姓因无法忍受上级官吏对田赋的逼迫,一再向上级告状;皇帝委派官员实地调查,了解到实情,免除了百姓的赋税。
C.作者认为京畿附近遇到急难之事,朝廷容易了解处理,像远在千里之外的扶风县朝廷便难知难见,情况疏通关键在地方官。
D.本文是带有政论性的赠序.作者揭露官吏见风使舵而不体恤民情,赞誉皇帝圣明仁慈,对王圣纪任职为政寄予期待和勉励。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
(2)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日之易见者何数!
参考答案
4.B(“绝”应为禁绝)
5.C(“与”,和,连词)
6.B(朝廷遣吏视察,皇帝闻之免除百姓赋税)
7.(1)今年秋天该收租税时,担心老百姓侥幸(凭借)水旱灾害原因胡乱要求减免(赋税),从而让军粮减少,(朝廷)郑重下令有关官员谨慎处理这件事。(“因缘”、“妄”、“亏”、“谨”各1分,全句句意1分)
(2)况且广阔的天下,几万里远的地方,(很多)事情很难知晓,不像大雨、积水、烈日很容易看见,(这样的情况)怎么数得清呢?(“四海”、“若”、“霖潦”、“数”各1分,全句句意1分)